close

  國際觀察
  泰國政治亂局的根本原因,在於社會經濟存量改革的成本-收益問題。通過權力集團的“零和博弈”,根本無助於問題解決,反而會錯失發展與改革的歷史契機。
  5月7日,泰國憲法法院裁定,看守政府總理英拉濫用職權罪名成立,決定解除其看守總理職務。同時被判決解除職務的,還有其他9名看守政府內閣成員。2011年9月,英拉出任泰國政府總理後不久,即將時任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的他汶調任國務院事務部顧問,其職位由原國家警察總長威遷接替,而威遷的警察總長職務則由飄攀接任。飄攀是他信前妻樸乍曼的兄長,因此,反對派堅持認為英拉是在濫用職權謀取不正當利益。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任何政治派繫上台後,都會將權把子、槍桿子和錢袋子的關鍵職位換上“自己人”。事實上,即使是民主黨執政期間,也同樣有過備受爭議的人事任免。反對派之所以要給英拉翻舊賬“扣帽子”,根本問題在於英拉看守政府已成為“先政改,後選舉”訴求的首要障礙。憲法法院的裁定結果,在他信派系拒絕民主黨提出的政改路線圖的時候,就已經註定。
  從“他信密友”沙瑪,到“他信妹夫”頌猜,再到“他信幺妹”英拉,他信派系先後已有三位總理由於司法判決下臺。背負著“司法政變”的社會責難,泰國的司法官僚無可避免地卷入了政治博弈的利益漩渦。儘管相較於其他反對派,司法官僚的政治立場相對中立,但“司法干政”的本質還是權力制衡,而不是司法公正。
  得益於新資本集團“資金”與農村選民“選票”的政治聯合,他信派系在選舉中擁有顯著優勢。儘管在2006年的軍事政變後,反對派通過修改憲法,在選舉制度上對他信派系加以限制,甚至不惜復辟了在民主化進程中被廢止的參議員任命制度,但還是無法制衡他信派系在國會的壓倒性優勢。2007年與2011年的兩次眾議院選舉,他信派系都以絕對優勢勝出。2013年英拉宣佈解散眾議院後,反對派堅決抵制2014年2月的眾議院選舉,就是因為所有人都相信,他信派系將再次贏得選舉。
  反對派堅持“先政改,後選舉”訴求,就是希望通過政治制度重構,遏制他信派系在選舉民主的“多數決”原則下的贏家通吃,爭取更多的政治話語權,從而在未來的社會經濟改革中,更好地維護其既得利益。這一政治訴求,顯然得不到他信派系認可,因此,搬開英拉看守政府,換上代表反對派利益的臨時政府,也就成為在7月的新一輪選舉開始前,推動政改的關鍵步驟。
  通過司法判決解除英拉的看守總理職務,僅是反對派的第一輪政治攻勢,隨後而來的,很可能是判決解散為泰黨,以及經由國王任命臨時政府,進而推動政治改革。由於事關中長期的根本利益,他信派系面對反對派的組合拳,有可能採取積極防禦姿態,通過紅衫軍掀起新一輪的街頭政治衝突,藉此遏止反對派的進一步政治行動。
  泰國政治亂局的根本原因,在於社會經濟存量改革的成本-收益問題。通過權力集團的“零和博弈”,根本無助於問題解決,反而會錯失發展與改革的歷史契機。如果能站在中泰合作與東盟合作的發展視角來看,困擾泰國政治的存量改革瓶頸,很有可能成為增量改革坦途。泰國未來何去何從,最終還是取決於政治精英的眼界與胸懷。
  □周方冶(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
  相關報道見A29版  (原標題:英拉下臺:泰反對派第一輪政治攻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taeyyzx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