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記者蘇敏報道)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成立60年來,伊犁州農業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近20年來,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溫室大棚的使用也越來越普遍,原來冬季只有蘿蔔、土豆、大白菜的“老三樣”早已成為歷史。如今,不論春夏秋冬,只要你走進蔬菜大棚,都能看見品種繁多、長勢喜人的各類蔬菜。
  8月20日,記者走進伊寧縣吉里於孜鎮科技示範田,跟隨該縣溫室種植經驗豐富的王福海話蔬菜大棚的變遷。
  王福海是吉里於孜鎮科技示範田最早搞蔬菜大棚的菜農之一。上世紀80年代初,他和村裡人一起摸索建起幾座拱棚,從此伊寧縣有了第一代蔬菜大棚,秋延晚辣椒、茄子、西葫蘆趕在元旦、春節期間上市,拱棚蔬菜種植成了伊犁菜農致富的一把“金鑰匙”,每畝年收入超過1000元。
  回憶起最早的大棚王福海說:“那時候就是老工棚,是用粗桿子、木頭綁的,人進去得蹲下幹活,桿子撐起來的地方纔能抬頭,大棚的牆也只有50釐米厚。”王福海說,進入到拱棚里不僅操作不方便,冷空氣來襲時,蔬菜還很容易受害。第一代大棚穩固性較差,經不住大風侵襲,使用壽命也不長。為了讓大棚發揮更好的效益,在政府的幫助下,王福海又建起了第二代大棚。
  雖說二代大棚比一代大棚寬敞許多、也結實很多,但由於大棚里有很多根用於支撐的立柱,對平時的耕種尤其是機械進入耕種造成了很大影響。經過多方考察,王福海又把二代大棚改成了現在的三代大棚。
  王福海說:“現在的大棚高,也寬,種菜的面積也大了,採光好,溫度正合適,抗凍,高度也由以前的一米半變成現在的4米,跟以前大不一樣。”
  大棚的外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王福海覺得,從自己刨坑蓋棚到使用挖掘機,從手動捲簾到自動化捲簾機,從生爐子給大棚供暖到自動控溫的冬暖式大棚,這些變化都讓他感慨不已:“最早種菜就是拿驢犁地,鐵鍬挖地,一座大棚緊趕慢趕兩個人得挖一天,挖得還不是那麼碎,還要拿耙子耙兩天。現在用旋耕機,一畝地的大棚只需一個小時,土地整得跟篩子篩過的一樣。”
  隨著品種改良和技術提升,一年種兩茬,一茬秋後,一茬早春。如今,王福海家的大棚一季採摘量比以前一年的產量還多,收入也增加到畝均近1萬元,比20年前翻了近10番。
  在距離王福海家不到兩公里的伊寧縣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是王福海最喜歡去的地方,這裡有他嚮往的節能溫室、陰陽溫室、鳥巢溫室等各種現代化溫室。今年,這個集培訓、試驗、示範、觀光、生產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農業科技示範園與杭州同莆鴻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在全疆率先把中國農業物聯網雲計算應用平臺運用到示範園裡,也就是說現在伊寧縣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只要用一臺電腦、一部手機進行網上操作,就能察看溫室大棚作物的生長狀況,以及邑溫室大棚的通風、灌溉和微噴等作業。有了先進的生產技術,讓農產品銷往內地賣出好價錢成了農民最大的心愿。
  據瞭解,為扶持設施農業發展,從2012年起,自治州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用於發展設施農業,逐步形成了全社會齊抓設施農業生產的良好氛圍。同時,將改造舊棚、消除空棚和優化設施農業種植結構結合起來,2011—2012年共改造舊溫室13050座,改造後的溫室70%以上用來發展設施油桃、韭菜、葡萄、花卉和食用菌等。2012年,自治州設施農業每畝單產達9.07噸,畝效益達2萬元,較2011年分別增長5%和47.9%。
  目前,全州共有設施瓜果大棚6933座,占溫室總數的25.9%。今後還將逐步調整至果品、果菜、葉菜、食用菌各占四分之一,蔬菜深冬以葉菜為主、春秋以果菜為主的設施農業生產結構。  (原標題:新疆伊犁州直蔬菜大棚二十年的變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taeyyzx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